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我国数字产业开局良好 多项关...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正式启动
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三轮驱动之下 医疗大模型开启...
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突破与挑战:脑机接口产业化有...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智慧城市,还能怎样“聪明”? 全国近400名研究生比拼技术与创意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9-08-13   浏览次数:2742 次

智慧城市,还能怎样“聪明”? 全国近400名研究生比拼技术与创意

智慧城市,还能怎样“聪明”? 全国近400名研究生比拼技术与创意

    结合声音与城市街道环境而打造智慧旅游新型模式的VoiCity、“绿色使命”空气环境大数据智慧监测平台、基于视觉与激光雷达融合的智能购物车……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11日下午,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数十所研究生培养单位132支研究生参赛队(近400人)携作品经过两天决赛角逐,决出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5项,这些作品展现了研究生学子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诸多思考与创新探索。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交叉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处于交通流汇集疏散的核心位置,也是拥堵频发的瓶颈点。因此,有效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有助于提升车流的运行效率。一等奖作品同济大学代表队的《智慧交通信号控制评估与诊断系统》致力于对路网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水平进行评估,识别问题点并诊断成因,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而改善、畅通交通环境,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和水平。

    打破传统的视觉浏览体验,加入听觉并将其作为主要的体验方式。收集电车等曾经存在于城市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声音,使用户能够多维度、多感官体验城市的历史文化。一等奖作品同济大学代表队的《VoiCity》,即“Voice of City”,让城市探索者以声音为媒介,更加立体地了解城市、建筑、街道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生活。他们也可记录、分享声音,构建更完整的声音地图,共同创造一份城市街道的生活图景与风韵风情。

智慧城市,还能怎样“聪明”? 全国近400名研究生比拼技术与创意

    我国每年有数千万心脏骤停高危患者,每天有约1500人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到1%。目前临床上预防心脏骤停的唯一有效手段是在患者体内植入除颤器ICD,但手术可导致感染甚至死亡,且费用高昂,误放电率高。一等奖作品四川大学代表队的《心电动态全真绘测智能除颤衣》,无创、安全,可对心脏骤停高危患者进行远程监控,为这类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

    社区内,老年人通过一键呼叫,可就近召唤、使用无人车,方便老年人安全出行。在车上,备有应急药品,老年人还可在车上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身体检测。六边形状的无人车可相互组合成不同的活动场所,方便老年人群相互品茗、下棋、聚会。一等奖作品厦门大学代表队的《智慧长照3.0——银发社区互助碰碰车系统》,倡导为老年人提供互助式、结伴式的出行方式,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为社区养老提供新模式。

    据了解,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发展战略联盟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助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促进高端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融合对接。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