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智慧杆产业联盟在穗成立
3月14日,广东省智慧杆产业联盟在广州成立。联盟由广东铁塔牵头发起成立,将把城市灯杆“单杆单用”变为“一杆多用”,灯杆也可成为5G站址。不仅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高效整合和集约建设,解决“多杆林立”的城市生态问题;还可批量储备5G站址资源,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储备5G站址?
5G站址数量将达4G的数倍
2020年我国目标实现5G规模商用。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4G基站总数372万个。而基于5G频谱和网络技术要求,5G小基站站距仅为50-100米,5G站址数量将为4G网络的数倍。
面对如此海量且更加密集化规模部署的5G站址需求,5G站址紧缺的难题需加快解决。同时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和节约投资,最可行的部署方法是充分利用各种杆件,尤其是高密度的灯杆。基础设施资源整合成为当务之急。
“一杆多用”是关键
智慧城市以智慧杆为载体
“一杆多用”的智慧杆,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5G站址的重要载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演讲中表示,智慧城市以智慧杆为载体,以5G为媒介,以未来网络技术为质量保障。
什么是智慧杆?是遵循城市道路、街道分布,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将各种前沿技术和应用集于一身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智慧城市中扮演“末梢神经元”的角色。
它具备“有网、有点、有杆”三位一体的特点,能够对照明、公安、市政、气象、环保、通信等多行业信息进行采集、发布以及传输,形成一张智慧感知网络,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和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不久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智能感知网络,推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等应用落地,实现城市群智能管理。有专家表示,“智慧杆”已成为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标志之一。
举几个例子
在广州从化生态设计小镇有一条由广州铁塔打造的“智慧之路”,所铺设的智慧杆集通信基站、节能照明、LED显示屏、视频监控、气象监测等功能为一体,并预留了智能电子导游、人流量检测、智能停车指引、车牌识别等功能接口,建设智能信息基础设施与生态融合的新型现代化“智慧小镇”,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幸福。
在韶关莲花大道建设中,由韶关铁塔建设141根智慧路灯杆,集成照明、摄像头、基站、环境监控、公交智能定位、交通视频执法、汽车充电桩等设备,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统一实现智能交通、环境监控等智能管理及信息交互,建设“智慧道路”。
在广州广钢新城项目中,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19万人,将由铁塔公司统筹建设600余根智慧灯杆,并以为载体实现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慧市政等诸多应用,满足政府、社区、居民的信息化需求,打造“智慧社区”。
广东率先开启智慧杆产业布局
目前,全国智慧杆建设仍处在实践与探索并重的初始阶段,广东省已率先在广州、深圳、韶关、惠州等地开展了试点建设工作。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表示,《广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开放社会杆塔和通信杆塔资源,推广“一杆多用”功能的城市智慧灯杆。
作为全国首个由政府官方指导成立并呈产业化布局、规模化推广的智慧杆联盟,广东省智慧杆产业联盟将发挥统筹整合与研发能力,优先解决城市灯杆等与5G小基站共融共生共享的问题;统筹考虑照明、通信、道路指示、监控、环境监测、广播、信息发布等功能,建立智慧杆立项、设计、建设、验收、运行维护规范,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开挖、反复扰民。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鹏飞透露,对于需要更加密集化规模部署的5G网络来说,广东省智慧杆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加速我省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我们要积极推进‘一杆多用’试点,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广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批量储备5G站址资源,全力提升大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说。
谈到规划建设,住建部门也积极参与——
专家指出,要将5G基站、智慧杆建设纳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力度,加强5G频率及用地用电保障,简化建设审批流程。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表示,要依法简化申报、审批等流程,为智慧杆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便利,加快智慧杆项目试点落地实施,力争在2019年底前完成智慧杆项目试点,并形成规模应用。
据悉,我省工信部门将会同住建厅、通管局等部门制定《广东省加快5G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2年)》,部署2022年前全省5G基站与智慧杆建设任务,力争在2019年底前完成智慧杆项目试点,并形成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