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以首届智博会为场景展示其消防应急救援智能管控指挥系统。(本版图片由记者张锦辉摄)
5月24日,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三期二标段项目,工人通过人脸识别实名制通道进出工地,安全帽佩戴与否、工作时长、工资发放都在其“监控”范围。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轻筑智慧工地云”平台系统在此运行。
5月28日,成都开往重庆的G8271次高铁列车上,从印度来中国旅游的库纳勒,盯着车窗旁立起来的一元硬币已超过两分钟。
“果然跟网上高铁立硬币的视频一样。”库纳勒连连称道,中国高铁的平稳真令人惊叹。
高铁乘坐的舒适度,与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赛迪)大有关系。
高铁所采用的无缝钢轨,由5根100米长度重轨焊接而成,对比传统的25米长重轨,焊缝数量减少了3/4,大大降低火车运行时的车辆震动,显著提升了平稳性和舒适度。目前,全国几大钢厂的百米长尺重轨项目,大部分都是中冶赛迪设计的。
5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在中冶赛迪采访时了解到,从贵州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到首届智博会上的智慧小镇;从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分布式能源站,到深圳市空港新城启动区综合管廊及道路一体化工程建设……这家深耕重庆60年的央企,已把智慧城市建设的触角,从重庆延伸到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