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16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青岛港·第9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第16届物流节暨青岛港· 第9届西部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本次活动以“新丝路 新枢纽 新物流”为主题,将重点研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城市物流管理创新等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通过“以会促展、以展带会”模式,重点结合西安市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经验、成果,以点带面,带动物流全行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胡亚东在致辞中肯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他建议,未来,我国物流企业要主动对接沿线国家商流需求,与各国一起共同积极培育新的贸易和物流增长点。此外,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将继续以构筑桥梁纽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紧密围绕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两大领域,充分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我国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作出应有贡献。
西安市市委常委、人民政府副市长高杲对此表示,物流枢纽建设有力促进了西安对外开放和经济追赶超越。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3亿美元,在西安投资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超过200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高杲在发言中介绍,未来西安将重点推进这四方面的物流相关建设,一是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加快西安枢纽经济载体建设。三是加快信息枢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西安的科教创新的优势,加快改造升级现有基础信息建设。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前沿经济发展。四是加强国际枢纽能力建设。
高杲表示,未来将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西安咸阳机场,西安高铁站与国内国外港口的互联互通,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加大西安到银川,西安到武汉,西安到延安高铁的推进力度,积极发展高铁开运业务,加强西安港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等制造业基地合作,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促进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在发言中表示,当下物流业从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质量效率并重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步伐明显变快,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对物流高质量发展造成阻碍,如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系统规划不足,东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差距较大等。因此,各方应该借力政策,寻求各方合作,通过系统整合分散的物流基础设施,补齐物流资源设施短板,推动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打造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作体系,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物流组织方式变革。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在发言中言简意赅地阐述了青岛的优势,以及物流发展状况,详细地介绍了青岛港与西安的“情缘”。他说:“青岛港和西安从1989年就开始有了接续的班列,1994年就有了办事处,后来一步一步开始了非常固定的发展。我们从海关得到的数字,西安地区进口的集装箱55%,出口的集装箱67%是在青岛港。”李奉利表示,青岛港接下来将积极服务陕西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并融入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当中来。
开幕式暨全体大会结束后,各位与会嘉宾纷纷前往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参观青岛港·第9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据了解,博览会设展面积3.2万平方米,展示内容包括海陆港口、航空物流、铁路物流、智慧物流、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平台、物流金融、新能源物流车、交通投资建设、轨道交通、智慧交通、智能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