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展会亮点  
行业资讯  
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突破与挑战:脑机接口产业化有...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
应用场景加速上新 “AI+文旅”...
从“飞起来”到“飞得好” 低...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景气度高企
展商说展
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亮点 > 展商说展

智慧规划落地 三运营商齐头并进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2-05-26   浏览次数:5112 次

      许利群(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我现在讲一下我的一些看法,主要是一些观察和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可能有两个限制:一是我因为从国外回来才半年多,对国内很多情况不了解;二是从中国移动角度出发,从技术层面考虑多一点。刚才电信同事讲了很多东西,和我们有共性。

  刚才潘院长说到一个问题,三网融合在国外很容易在国内很难,光纤到户在国外很难在国内很容易。这个我有很深的体会,因为在英国、在欧洲,这个过程花了很长时间,它也是花了十年时间,到本世纪的大概2005/2006年左右才进行了全面的三网融合,它的融合的问题,我想对国内,不仅是宁波市提供政府部门的借鉴,因为它主要是个监管制度的问题,这个内容方面,在英国是叫Off-Comm,是个通信监管体制,是把所有电信、Cable、有线电视,所有与通信有关,它都是一个监管体制,在这种监管体制下,没有部门之间和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问题。在目前,我们在移动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是否进入这个行业,在中国移动还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不让有内容监控、播控方面的联系和影响,然后自己三家运营商也有限制,都是国字头的企业,我们移动已经做得很大了,有些方面不让我们移动去做,而让电信和联通去做,大家三个兄弟一起成长,我说这个问题是,如果说从国家层面很难,宁波市怎么来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有很多思考的地方,不是把运营商、广电找来做就行。

  第二个问题,整个规划吧,我觉得非常全面、涉及的面很广,我就想,如果把宁波市这个规划,把宁波升成一个国家来说,好像一个国家层面的事情,不是宁波市,是一个宁波共和国,做一个智慧国家,它想调到的力量,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要调动到,不仅是政府的力量,然后从企业的力量,包括社会的力量和用户的力量,都调动到一起,而宁波又不是一个国家,所以它很多东西,从电信运营商角度考虑,我们有三大运营商,运营商作为一个企业,现在虽然是国企,我们又像shareholder来汇报,每个公司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宁波市规划想做的东西,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基本上我们中国移动所做的所有东西你们都想要,比如:搞云计算方面搞数据中心,搞物联网,物联网的各种示范应用,像我们交通方面、动物溯源方面、农村信息化方面、电梯监控方面,都有,移动互联网刚刚工信部同意做成6个TD-LTE示范城市,这个工作正在进行规模性展开,这个是非常有意义,是3G向4G进军,或者是中国国家创新的重要战略,因为这是在国家创新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做,包括前面的3G/TD-SCDMA,都是国家要求我们去做,但这里就是说,搞三网融合,还是有我们自己的职能范围,我们不搞IPTV这一类的,但是我们搞手机电视,咱们的策略是把手机电视和TD 3G战略发展在一起,这样国家就支持,因为我们搞3G是国家战略项目,我不知在宁波的话,这个服务是不是已经有了,我们每年都有业务大会战,把增值业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省都已经推出这个服务了。我想讲的意思就是说,做这个规划,要各方面的力量,要多加以考量,有很多实际的问题,比方说,中国移动和浙江省,和宁波市都签订了MOU,这个MOU说实话,中国移动和很多省都签了很多,但具体问题就是要跟进,怎么样落实具体的项目,这方面是非常精要的,我觉得你们那个规划里的规划研究院要有专人去跟踪这些东西,因为和当地比如宁波市移动,他们没有这个权力的,浙江省移动也是没有这个权力的,要做好总部沟通,起码做到总裁,比如要建立一个物联网基地,你像我们在无锡有个物联网基地,广州有个南方基地,在北京有个北方基地,这些基地是经过很长时间考量后,由总裁办公会议来决定,所以这个方面,并不说签订MOU以后,一切事情就完了,具体落地还有很多问题,这个方面要多做一些考量。

  下面讲一些体制问题,中间也提到了一些挑战,目前这个体制是否对于推进智慧城市规划方面有什么帮助,我觉得体制改革肯定是要提,刚才电信同事也讲了,很多工程项目,有些是可实现的,有些是完全按职能部门、按块条来负责一下,比如,做智能医疗的就用卫生局,智能交通的交通局,智能监控的公安局,这种形式要真正实施是不太合理的,因为技术层面、网络层面、服务层面的东西很多,不是牵头一下就行的,可能要仔细地考量一下这部分。这个规划中也提到了有几个示范工程,我觉得示范工程是很好,至少让人感到是计划在做可以实现的,但具体内容方面,我比较同意前面几个专家讲到,比方说智慧医疗这方面,并不是现在把它电子化、数字化后就是智慧医疗,我们现在移动做了一个项目叫物联健康,就是在人体上有一个可穿戴的短距离的移动网络,这个网络里通过微小型传感器来测量人体的重要生命参数、运动参数,大量参数从不同个人到总体的海量receive,到海量的服务器里进行分析,我们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搜集到大量数据以后,大量数据要进行具体分析、要进行聚类、要进行判断、要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相对应,知识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才叫智慧的过程,这方面我们要做智慧健康的时候,从开始从这方面做一些示范的工作,当然前面提到的手机挂号,这也是必要的,但这个就很具体了,应该也不难实现。从规划编写的工作来说,因为我对国内的情况不太熟悉,我读规划本身,我不知道到底宁波市的定位如何,在地理上的定位,在产业上的定位,开始的时候能否可以把这些表述明确一下,我读了一下,把这些罗列一下,宁波有很多特别的区,什么宁波保税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国家高新区、鄞州区动漫产业发展、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区保税港等,这方面很多东西在开始的时候,是否明确一下,至少一张图来描述一下,宁波市的地理战略位置、规划的各个功能区在什么具体位置、优势在哪儿、各个区的功能在哪儿,这样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看法。下面再谈一下人才机制方面,人才机制在规划中的好几个地方都提到,确实是智慧城市这个东西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要做这样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的工程,它就需要大量的多方面的人才,具体做法,看到规划里有每年培养1000个,通过办一些班什么的,还有一些说如何吸引一些外面的人才,比如说国外的人才、国内的人才到这里来落户、来进行创新型企业,我好像没发现宁波市讲过些什么样的规划,像无锡530计划、武汉有3551计划,我不知道在宁波高新区里有没有这个考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就是有了某一个国家企业、中央企业想把它的研发基地设在宁波,宁波是否能招到有经验的研究者,这是个问题,大家知道无锡现在是很时髦的地方,基本上三个运营商、高校、科学院都在哪里成立了所谓的物联网研究院,但目前来看,很多还是比较空的架子,移动还算做的比较好的,我们现在人员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北京的总部研究院大概有十来个人,定期轮流到无锡,因为大家不愿意放弃北京的生活,再一个江苏移动研发中心从南京招了十来个人去过,一直想在本地招人非常困难,花了很长时间才招到一两个人,中国移动招人还是比较好招的,但人家愿意待在上海,待在南京,但是愿意到无锡的可能性就比较少了,这个情况是需要考量。

  最后再简单讲一下,就是说大家定的总体规划的目标,“十二五”期间信心是非常高涨的,真正的话,“十二五”期间只能做一些示范工程,很多方面是在在概念和框架之下做一些准备。就那些示范工程可以做的,从工程项目上来讲,有的是定量指标,有的是定性指标,这些方面也需要仔细地考量一下,比如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何去达到,定性的指标如何定量化,指标也应该是智慧的,一定要有一个到什么阶段、增长到什么时候,它的可靠性是多少、可信度是多少,这个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考量。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51La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