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人工智能要突出应用导向
数字时代,新文科如何“智”取...
借AI发力,打开“智造”新药大...
可穿戴能源管理设备来了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 促进低空经...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全球无人驾驶车在沪排队"上路" 探访全国首条"智能测试路"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7-06-27   浏览次数:2695 次

    在上海嘉定区,有这样一条全长3.6公里的“智能测试道路”,在这里,红绿灯会“说话”,限速标志会“说话”,路上的车与车之间也能“对话”。这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里的测试道路。行驶在这条神奇的路上,无人驾驶车有机会模拟测试100种复杂道路状况。今年7月,示范区将向公众开放。

 从设计到施工“一波三折”

走进封闭测试区信息中心,记者见到了李霖博士,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业务规划部主任工程师。测试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成,李霖全程见证并参与其中。

“封闭测试区设计方案的第一版是我出的,可以说是从空白开始,”李霖告诉记者,国内同领域几近空白,国际上又没有可参考的对象,如何在2平方公里的空间内“捋顺”车与车、车与道路设施、车与人等之间的关系,他翻遍了美国、欧洲各类资料,用了足足两周时间交出了首稿方案。

汽车要实行自动驾驶,甚至是无人驾驶,仅仅依靠自身的雷达和传感器是不够的。在国家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便提出,未来的自动驾驶和道路安全必须是“智能网联”。只有在几重技术保障之下,自动驾驶才能真正安全,道路安全才能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批准在全国建成了5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分别在上海、北京、重庆、杭州和武汉,而2016年6月正式启动的嘉定测试区,是全国第一个。

作为国内首个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李霖告诉记者,每天都会碰到新的问题,他回忆,施工进行到中期,其中一个模拟隧道环节在勘探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发现了地下有水管,那么就没法施工,但是隧道的结构已经做好了,最后方案推倒重来,地下隧道改成了地面隧道。”虽然李霖博士聊起这些细节时语气平和,但在当时,肩上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由于测试区设立了开园期限,最后两个月,所有工作人员几乎不分昼夜,24小时连轴转赶进度。

 区内模拟100种交通路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测试区在设计的环节中,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车企、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移动运营商等陆续参与其中,为此,意料之外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据介绍,封闭测试区主要为智能汽车、V2X网联通讯两大类关键技术服务,内容有测试及演示。测试区内建设了2座LTE-V通讯基站和7套LTE-V路侧单元、3类总共24套DSRC路侧单元。由于专业性较强,对于记者来说,进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到这个其中的奥秘。

走进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的封闭测试区,记者感受到,从外观看,这里与普通道路并无两样。可用于测试的道路总长3.6公里,有普通道路、隧道、加油站、地下停车场等约100种模拟交通场景。与普通道路相比,测试区内遍布信息设备,这为车与车之间、车与道路设施之间、车与人之间提供了“对话”的渠道,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实时信息作出及时合理的反应。

车辆遇到红绿灯,接收到红绿灯发出的信号,自动发出警报,自动刹车;前车紧急刹车,后车随之自动刹车。这是发生在封闭测试区内的一幕。

“我们通过假人、假自行车、假摩托车等来模拟复杂的交通路况,以此测试车辆自主行动能力、避撞能力、退出机制等等,”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顾磊敏向记者透露,如今,模拟交通场景数量已经增加到100个,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工作已经启动,未来将在汽车城核心区博园路、墨玉南路等36个模拟交通场景内,实现1000辆车在27平方公里内的73公里道路上实测。未来将增加至100个。另外,申请进行测试的各家智能汽车都可以根据各自需要,个性化订制测试项目和场景。

 企业节省95%检测成本

从特斯拉、沃尔沃、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到蔚来汽车等,测试区内的工程师几乎每天都要换一辆新车,“这里,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智能汽车排队测试。”其中,无人驾驶技术的测试比例最高,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碰撞预警、紧急制动提醒、换道辅助、盲区预警、交叉口碰撞预警等。

“从今年初开始,封闭测试区内的工作状态就是三班倒,白天时间许多厂商预约不进,就只能选择晚上九点以后,甚至凌晨开车来测试,”李霖向劳动报记者透露,这样高的需求量是他们之前没有想到的,“这正说明了国内这一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迫切度。”他补充道,今年4月份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今年7月份。

而在封闭测试区建成之前,国内汽车厂商想要检测这些技术,就只能将车送到国外,不仅耗时,其中场地费、来回运费、人工成本等耗费的资金也是以千万级美金计算。如今,企业为此节省的成本至少在95%以上。“我们之前开玩笑说,上汽要测试,从家门口拐个弯就能来。”李霖笑说。

然而,测试区并不满足于仅仅提供一个公共平台。示范区还在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制定测试规范。“没有测试规范,各个厂商各自为战,记录的测试数据各不相同,没有可比性,不利于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李霖说,“然而,各个厂商的测试数据都是机密,他们愿意反馈多少,反馈的数据有没有价值,都需要反复协调。”好消息是,已有北汽、广汽、乐视等10家厂商表示愿意提供部分关键数据,这为测试规范的制定起了个好头。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