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柔性电子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6-11-02   浏览次数:3448 次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使“信息高速公路”几乎已连接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终端从大型主机向可穿戴设备逐渐推进,电子器件面临着柔性化的挑战。

柔性电子根据工艺不同也被称作打印电子、有机电子、软电子等,是将有机/无机器件附着于柔性基底上形成电路的技术。其性能与传统微电子相当,具有可变形、便携、轻质、可大面积应用等特性,并通过大量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产生大量新应用。柔性电子具有广阔市场,IDTechEx预测,2018年为469.4亿美元,2028年为3010亿美元,2011年到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近30%,处于长期高速增长态势。近几年柔性电子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成为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结合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柔性电子器件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柔性显示器、电子皮肤、印刷电子标签、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了柔性电子的智能硬件不断发展,从平板型、曲面型逐渐向可弯曲、可卷曲方向发展,产生了全新的形态和功能。柔性系统可大幅度减少智能硬件成本和体积,增强新能力和改善现有能力,使得智能硬件和物理世界实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针对柔性电子的重大研究计划,如美国FDCASU计划、日本TRADIM计划、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等。柔性电子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国相关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发展柔性电子产业,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政府组织机构保障方面,应该鼓励高校的研发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创新资源和条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专项资金+多元化投资及吸引商业化投资等多种方式共同促进产业经费投入;容许多个技术工艺方案同时实施,形成积极探索和竞争氛围,以优化技术与装备。二是国际国内协同创建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加强与国内外本学科领域顶尖人才、知名企业和重要基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和人才培育基地,扩大学科学历教育国际知名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

南京工业大学瞄准信息科技发展的柔性化大趋势,针对我国未来相关技术革新中的重大需求,着力推进柔性电子前沿科学发展。团队建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面向全球招纳柔性电子领域高端人才;建设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内外柔性电子领域世界一流团队展开科研合作,致力于解决柔性电子领域的关键共性科学问题,目前已在柔性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及柔性功能器件的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