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近日正式出台,该《意见》被喻为“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路线图”。
《意见》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郊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问题和离土农民就业问题、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郊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郊区农村管理和社会治理等9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目前,上海还有约140多万的农业户籍人口,在《意见》的前期调研中,课题组特别注重“把握一个内涵”,即城乡发展一体化既要“求同”,强化一体化;也要“存异”,避免等同化。今后,上海将在发展理念、城乡规划、资源配置和政府服务等方面强化一体化;同时,也要正视城乡之间在空间形态、功能定位和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客观差别,以及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尊重发展规律,避免城乡一样化和均质化。
《意见》将针对务农农民、离土转移农民、老年农民等各类群体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实行分类施策。按照未来蓝图,上海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当农民”将不再意味着身份鸿沟,而是代表着体面职业的一种。
据悉,围绕《意见》,上海已出台和即将出台21项配套性政策文件,涵盖了深化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加强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8个领域。上述配套政策中已有4项出台实施,3项即将出台,其余14项将于今年一季度或上半年陆续出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