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钟读懂识局研报】中国近期动用了大量措施来加速国产化步伐,是基于国民更高品质和高低成本的生活需求以及国家安全的双重考量。据识局统计,核电、机械(包含机床等)、信息科技(金融领域IT设备需要基本实现国产化,比如大型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航空航天制造、汽车、医疗器械、光纤通信、集成电路、高铁等领域将是重点推进国产化的领域。不要以为这是上级心血来潮,事实上,这是高层的全方位的自主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将极大改变中国的产业格局,为此,未来更多的国产化措施会推出,尤其是事关国家安全领域的行业。
【关于识局研报】用独家的资讯为前端,用专业的知识为分析工具,用接地气的经验为质量保证,用相对轻松的文字为载体,识局即将正式推出【识局研报】,旨在为读者提供极具商业价值的资讯以及高瞻远瞩的趋势分析。此文为测试版和精简版,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正文:
5月25日,周日,新华网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无孔不入的网络攻击行为令人发指》,很快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都放在了首页。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针对美国网络攻击的一次舆论反击,谁叫美国太过分了,近期居然以所谓“网络商业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人。
但是,你若以为中国只会过过嘴瘾骂骂美国就错了。自从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一系列信息产业领域的国产化努力就启动了,是的,从技术层面推动信息安全。
因此,在2014年5月16日出现的政府不允许采购WIN8就是其中步骤之一,然后政府内部在力推相关系统的国产化。
不仅仅是信息安全领域,在这背后更大的动作是政府希望加快多个核心领域的国产化率,而国产化背后则是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
根据高层领导视察企业的特点,以及领导讲话的内容,识局总结出如下行业有望加速或全面推进国产化的产业:核电、机械(包含机床等)、信息科技(金融领域IT设备需要基本实现国产化,比如大型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航空航天制造、汽车、医疗器械、光纤通信、集成电路、高铁等行业。
当然,这不是全部,几乎在核心产业领域,政府都希望有所突破。这源于习李新政里屡次提到的国产化思维。
识局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13年到2014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至少5个不同场合重点强调自主创新,这些场合包括: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参观中关村;参观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郑州参观,提出国力的核心是自主创新;两会期间,习近平看望政协委员时重点强调自主创新;在上海考察时,参观考察的全部是自主创新的产品。
与此同时,在视察或报告中提到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的次数则更是很多。今天,我们试图通过三个部分的分析,详细为读者提供一个高层的国产化思路,重点支持的行业类型,以及国产化中的挑战(以大飞机为例),独家、详细、中立地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个未来国产化图景。
【1】哪些行业国家在推行国产化?
识局君先带大家看下习近平在亚信峰会后参观了上海哪些企业,说了哪些话:
参观中国商飞(企业类型:航空制造):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参观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类型:医疗器械):加快现代医疗设备国产化步伐,使我们自己的先进产品能推得开、用得上、有效益,让我们的民族品牌大放光彩。他表示,医疗设备是现代医疗业发展的必备手段,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用不起,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降低成本,推动民族品牌企业不断发展。
参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类型:汽车):习近平来到荣威、MG两大自主品牌系列样车面前,询问技术性能、性价比、市场认可度,肯定他们追赶前沿的创新精神。
是的,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次习总在上海参观的企业几乎全部是自主研发的国内企业(国企和民企都有),并且针对性的讲话也都屡次强调要认识差距,迎难而上,加速国产化率。
国家领导人参观什么企业,说什么话都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参观哪些企业是多部门会经过多次沟通定下来的,带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所以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历次的自主创新相关视察和会议,我们可以看出哪部分行业会重点受到支持。
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了解中国光谷发展情况:涉及到的行业:光纤通信、3D打印、生物质能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暨“中国光谷”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
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参观中关村。涉及到的行业为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和健康、航空航天等。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郑州,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涉及到的行业:装备制造业。总书记表示,中国是装备制造业大国,但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实现中国梦,装备制造业这个基础必须打牢。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不掌握科技创新最灵魂、最根本的东西,就掌握不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命运。
当然,总书记还有很多次其他参观、考察和指示,不一一举例,经过识局不完全统计,有如下行业被重点提及:
核电
机械(包含机床等)、
信息科技(金融领域IT设备需要全部国产化,比如大型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
汽车
航空航天制造
医疗器械
光纤通信
集成电路
高铁
从这里可以看出,基于国家安全的系列行业会强力推行国产化;基于民众需求的但现在被外资基本垄断的医疗等行业也将力推国产化;基于与国外技术差距很大,但能极大地体现国家实力的行业(如汽车、大飞机等)等行业都将被重点支持。
【2】国产化提速的方法论
那么,到底如何推进国产化呢?政府行政手段是主要使用的方法,这在韩国、日本都司空见惯。
(1)政府核心采购只使用国产化产品
近期,政府在软件采购上比如不允许采购win8系统,军车公用车采购国产化也是一种。
(2)重点行业必须国产化
在诸如信息安全设备、金融IT设备、测绘领域等事关国家安全的领域,将加快国产化步伐。
(3)政策支持国产化
现在不少科技经费以及专项政策支持对这个领域力度很大,即使是一些微小的创业型企业,只要具备自主产权,也相对容易得到支持。
(4)全方面推荐国货
李克强到处推荐高铁,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开启履新后首访之旅,随访期间,彭丽媛所穿服饰、所用提包、所送礼物均为国货,赢得国内外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这些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3】国产化的挑战:以大飞机为例
当然,国产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技术层面的,利益层面的,公众认知层面的,这些都会未来要考虑的因素。
今天,我们以大飞机为例,来看看挑战到底在哪里?
国产C919客机,是中国继运-10后自主设计的第二款国产大型客机。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的国产化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各部件供应商的情况(数据来自中国商飞网站和新浪航空)来基本了解一下。
具体请看下图: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我国在大飞机领域的优势在于建设机身等,但是包括发动机、轮胎、雷达、电源系统、燃油系统、信号系统等领域几乎全部是引进的国外产品和技术。这反映了我国在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国外。
大飞机是全球最高端技术的一个综合体,所以很容易显示出我国高端技术与国外技术的差距,而在其他领域,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
所以国家层面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将国内600多所新设立的本科地方院校改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高校。别小看这一动作,若真能实施,或许能初步解决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
当然,体制、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甚至包括薪酬股份结构等都会影响到未来国产化之路是否平坦,我们唯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