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启动实施的城市之一。“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自2011年1月开始建设,是国家“天地图”的宁波节点,现已在宁波市8个政府部门推广了9个应用系统。平台支撑了“智慧宁波”十大应用体系的构建,是具有地方特色、国内领先、服务于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地理信息开放式服务平台。
1.
建设背景
宁波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9月下发了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并在同年12月将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列为全市“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次年6月,宁波市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共同签署了数字宁波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三方共建共享协议,成为了首个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下开展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的城市。
“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信息资源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满足空间信息资源的承载、集聚和共享,支撑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智慧能源应用、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文化服务等智慧城市十大应用体系的构建,是“智慧宁波”唯一、权威、通用的空间基础设施。
“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在丰富数据资源、完善软件和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国内领先、服务于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地理信息开放式服务平台。
2.
平台特色
国内首个海陆一体化信息综合应用
将海洋测绘成果等海洋相关的空间信息资源纳入公共平台数据集中,对外提供海陆一体化的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可以支撑智慧海洋、智慧渔业等“智慧宁波”海陆一体化信息综合应用的建设。
国内首个开放式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将众多个性化的地理信息应用需求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并且灵活、快速地集成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通过平台门户统一对外服务。
丰富的“云”应用服务
目前提供几十种“云”应用服务,涵盖智慧城市方方面面的应用需求,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在平台中选择相关的应用服务,可以直接在线使用或下载到移动终端。
市县一体化的天地图建设
在全国首次采用了市县一体化的统筹建设模式,也即市县两级“天地图”的“数据集中、软件统一、硬件集中、二级运维”,实现了市县两级节点的深度耦合,也极大降低了“天地图”县级节点的建设成本。
国内领先的移动应用
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天地图”市级节点的移动门户、对离线移动应用的支持、移动三维技术的应用以及丰富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多部门共建共享
联合市发改委、市财税局、市工商局、市安监、市人保局等多个部门,在市自然资源库、市宏观经济库、市财税纳税库、市工商企业库、市信用库、市法人单位库等几大数据库基础上,协同建设了全市统一的企事业单位主体空间数据库及各行业的专题空间分库。
两级运维管理体系
在运维支撑系统中构建了两级运维管理体系,分别面向平台管理员和各部门管理员。平台为各部门管理员提供授权审批、目录管理、资源维护、运行控制、日志管理等完整的运维工具。各部门通过平台共享空间信息资源,并不影响其资源权属。
3.
技术架构
在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组织机构、资金、人才建设、信息安全等相关保障和支持下,平台基于Esri公司的ArcGIS平台,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架构(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云基础设施、云数据、云计算管理、云平台和云应用五个层次,可以对应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的三层架构。
图1 总体架构
4.
主要成果
4.1 数据成果
基础类数据:由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负责建设的基础空间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地名地址数据、遥感影像、三维地形场景和城市精细三维模型、数字侧视地图(2.5维)、街景数据、360全景导航数据、海底地形数据等。
图2 基础类数据
规划类数据:由宁波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职能所产生的专题空间数据,包括轨道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
图5 轻轨规划
共建共享类数据:由宁波市各部门参与协同建设并通过平台共享的专题空间数据,包括企业信息、断头路信息、医疗人口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停车位信息、无人岛信息、重点项目信息等。
图6 宁波海域无人岛分布
4.2 软件成果
政务版平台:运行在宁波市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外网资源共享网,为宁波市各政府部门提供一站式的地理信息共享和服务。政务版平台包括资源展示系统、数据中心、服务中心、应用中心、运维支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维共享平台等七个子系统,其中资源展示系统由门户网站和展示中心两大模块构成。
图7 展示中心
公众版平台:即“天地图•宁波”,上连国家“天地图”和“天地图•浙江”,下接“天地图•奉化”等各县(市、区)节点,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为政务信息公开、公众便民、企业增值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公众版平台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丰富的“云”应用服务,典型的包括:专业性较强的在线制图、在线地址匹配、在线坐标转换、在线数据编辑、在线系统定制、在线数据制作等;面向政务信息公开的打通“断头路”进展、图说宁波、中提升等;面向公众生活的“住在宁波”房产应用、学区教育房、坑人路段地图、天气预报地图等等。

图8 “天地图•宁波”首页

图9
“天地图•宁波”应用广场

图10 停车诱导应用
移动版平台:政务版移动应用利用离线的移动终端技术,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终端上满足政府部门移动办公的需要。“天地图•宁波”移动门户是在iOS和Android系统中构建的宁波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移动版,为政务应用和公众便民提供移动地理信息服务。移动三维服务平台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三维场景和三维模型的展示和交互。
图11 政务版移动应用

图12
宁波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移动版
图13 移动三维服务平台
4.3 标准成果
主要包括《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管理办法》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若干意见》的征求意见。同时,完成了平台相关的数据规范、服务规范和应用规范等共11个标准规范的编制,对宁波市及下属各县(市、区)平台的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具体如下:
图14 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