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宁波9月8日电 (记者张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宁波市民私家车保有量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道路拥堵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智慧交通高峰论坛上,众专家各抒己见,为宁波交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专家指出,发展智慧交通,有助于解决宁波的交通难题。
据了解,宁波市交通智能化发展总体上还处于中等水平。“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在城市交通运输与交通管理、公众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在业务系统建设、资源共享、信息化发展环境完善等方面都收到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作为中国工程院最新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五大城市之一,宁波在“智能交通”方面已经有不少明显的成果,如江北的数字公路是浙江省的第一条数字公路,现在宁波全大市范围内逐步推广。此外,宁波客运场站车牌识别系统也建设都走靠前。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宁波交通部门规划将通过5到10年的时间努力,给老百姓初步呈现出一个真正“智慧”的交通。智慧交通建成后,宁波交通服务民生将会发生五大变化,归纳起来为:出门不问路,一网打尽;买票不出门,一键搞定;交费不停车,一卡畅行;打的不等待,一机可约;货物不见面,一屏皆知。
不过在智慧交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业务管理领域,宁波还存在着信息资源不足,协同能力不强,业务系统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在公众服务领域,综合应用相对不足,整体服务功能薄弱,距离精准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服务内容和方式尚待拓展。
“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示范工程,更是事关民生改善的一项实事工程。建设智慧交通,能促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出行效率,有利于加快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有利于创新交通管理服务方式,有利于提高交通资源配置效率,是宁波交通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宁波市副市长王仁洲在论坛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