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
应用场景加速上新 “AI+文旅”...
从“飞起来”到“飞得好” 低...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景气度高企
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人工智能要突出应用导向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宁海探索“大数据+监督”模式 “数字眼”盯紧小微权力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2578 次

2014年,宁海在全国首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给小微权力套上了“紧箍咒”。如今,针对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中遇到的“工程量随意变更”等现实问题,宁海探索“大数据+监督”模式,建立村级小微权力36条智慧运行系统,以数字化改革助力监督下沉。

据了解,宁海有419个村(社),面广量大,《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实施以来,基层面临监督力量不足的情况。“像街道一般只有2名专职纪检干部,要负责十多个村百来个工程、资产资源项目的监督工作,很难盯细盯准。”宁海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会出现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工程量随意变更、资产资源低价发包、未及时缴纳租金等问题。

为此,宁海建立的村级小微权力36条智慧运行系统,包括小微权力运行平台、公开平台和“监督一点通”平台三大功能需求,通过梳理监督业务流程、收集监督关键数据、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机制等,实现基层监督方式数字化,让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循。

一个数据就是一个靶向监督点。近日,宁海西店镇香联村礼村自然村的老年协会厨房维修工程亮起了红灯预警,该项目提交的工程总金额为98980元,系统内审核时发现报价偏高、会议记录存在问题等,当地纪委立马介入调查。目前,《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已经在该系统上被拆解成8项二级任务、32项三级任务,并逐项分解至846项最小任务。系统运行以来,总共产生23600余条数据。

小微权力监督插上“云翅膀”,形成一本本不断更新的“大数据账本”,助力科学决策。仅大救助相关的业务就发现217条疑似问题线索,纪检部门在逐一核查的基础上,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