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有这样一家“国字头”软件企业,其股东是中国顶级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历经20年磨砺,这家坚定不移扎根宁波的“宝藏企业”,探索出一条用科技助力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城市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之路。
8月8日,国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梅芬在东南汇联合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举办的专场创业分享会上,面向慕名而来的粉丝,交流了“如何做有价值的企业”,并引发一轮专业而深刻的讨论。
鸣谢7号梦工场提供本次活动场地支持
眼下,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成为背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少创业者对如何选择赛道充满迷茫。
俞梅芬细数国研软件扎根宁波近20年的历程,指出企业必须明白“我能做什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清晰的战略定位。
早在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激发广大中国IT企业运用物联网搭建应用场景的热情。国研软件也不例外,瞄准了交通出行这一民生话题,试图解决电瓶车防盗的安全问题。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推进曾遇到一些瓶颈,但付出并没有“打水漂”,公司集聚了人才、积累技术,为开辟新应用场景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成功为宁波咪表停车开启掌上支付时代。
2012年,国研软件开始涉足食品安全和重要产品追溯,在“舌尖上的安全”领域找到高速发展的突破口。
“我们在软硬件方面的积累,能在城市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方面大有作为。比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溯源秤,能自动识别菜品的‘身份信息’,成为追溯链条的数据入口,让食品流通有据可循。而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也能被应用在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链条。”俞梅芬说。
目前,国研软件研发的浙江市场在线平台,已经覆盖浙江11个地级市的1982家农贸市场在、1278家36类专业市场,数据覆盖市场的日常管理、商品价格、检测、巡查、经营等方面。
不仅如此,国研软件已从宁波走向全国,业务覆盖江苏、贵州、广西等14省(市、自治区)的1万多个流通节点的80余万家行业用户。
如今,宁波市民的“菜篮子”,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知晓其究竟来自何方。市民还能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货比三家。如果遇上台风等自然灾害,政府部门还能根据数据合理调配资源。
“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从商贸流通领域,延伸至农业种植、养殖等的生产环节,真正做到产销对接,服务于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俞梅芬表示,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后,企业发展越来越快。
许多创业者会说,办企业就是为了盈利。但在俞梅芬看来,企业的价值必须要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关注社会与民生发展,积极承担公共责任,才能走得更长远。
“公司的战略制定绝非一成不变,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并根据大环境做调整。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缺芯’问题仍在蔓延,而中国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战略……与时代共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俞梅芬有感而发。
国研软件在打通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大动脉”的同时,还研发“保供应、稳物价”评估系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而开发的食品安全联动平台则率先在鄞州启用,打通了农业、教育、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为浙江数字化改革的“跨场景”应用提供了样板。
俞梅芬坦言,数字化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许多菜市场经营户,起初并不愿意接受数字化改造,生怕泄露隐私。但国研软件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诚心诚意为经营户解决实际困难,获得了客户的信任。
“我们搭建了一个应用程序,帮助客户管理每一笔货物的进出数据,并主动推送市场行情,不仅解决了手工录入的低效、繁琐,还成为客户的‘经营管家’,深受客户欢迎。”俞梅芬说。
围绕着这样的“初心”,俞梅芬发现,能认真“沉下去”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以往公司以承接政府项目为主,今后可以考虑服务于经营户之间的“点对点”对接。现在,鄞州区中小学的配餐已实现可追溯,今后还有望研发程序完成菜品的营养配比。所谓的“商机”,恰恰存在于每一个关乎民生的小切口里。
在企业管理方面,俞梅芬也总结了她的“生意经”。她认为,员工只有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忘我地投入工作,并做出成绩。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公司经常组织党建活动,鼓励员工多与各行各业交流,并保持正直踏实的品质,积极参与爱心助农等公益活动。
“我们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今后也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上市,带着创新能力拥抱资本市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俞梅芬的发言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