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因为万物互联的远景,将应用于更多的场景、链接更多的设备,被认为是比互联网更具爆发性的产业机遇。当前,物联网已从概念炒作转化为量能发展的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充斥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已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试点和示范基地。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动以及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扩大,物联网产业仍将呈现广泛的产业布局机会。
物联网产业的产业生态构成
当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别,预计到2025年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这些产业涉及物联网产业的四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
涉及芯片、传感器、无线模组等,企业主体主要被国外相关技术巨头所占据,如高通、英特尔、博世、博通等国际科技巨头公司。国内芯片、传感器相关企业数量较多,但关键技术大多引进自国外。目前我国对于芯片、高级传感器等产品的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国内相关技术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需求,未来对于前端技术的升级将会是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攻克的一大重点。
网络层
是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中发展最成熟的环节,其中低功耗广域网和短距离连接服务成为网络层产业布局重点。网络传输市场主要涉及到通信设备、通信网络、SIM制造等,国内主体被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所垄断,国外市场也被各个电信巨头所主导,如美国的AT&T、Sprint等。SIM卡制造商方面,全球市场的龙头厂商均来自欧洲,以金雅拓、欧贝特、Morpho和捷德四家公司为代表,国内代表为东信和平等公司。
平台层
主要有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业务分析平台4种类型。国外物联网平台主要被思科(设备管理平台、应用开发服务平台)、Sierra Wireless(设备管理平台、应用开发服务平台)、谷歌(应用开发服务平台)等国际巨头所主导,竞争局势激烈。国内物联网平台厂商主要有三类,一是三大电信运营商,主要从搭建连接理平台方面入手;二是BAT、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主要搭建设备管理和应用开发平台;三是初创型企业,主要在各自细分领域做精细化服务,如云智易、机智云、宜通世纪、上海庆科等。
应用层
是目前全球物联网厂商角逐的重点,涉及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从总体看,物联网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智能终端方面,目前国内较大的厂商有汉威电子(工业仪表)、金卡股份(智能燃气表)、好帮手(车载前装OEM和后装)等。系统及软件开发方面,企业主体主要是一些IT巨头,如谷歌、微软、苹果、阿里等,聚焦车联网、智能家居、终端安全等通用性较强的领域。
万物互联为物联网产业打开广阔空间
根据物联网智库对2020年物联网领域相关投融资事件的统计,目前的资本市场对物联网在企业服务、医疗健康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上的应用关注密切,资本市场的火热也将加速推进物联网在应用领域的探索。
物联网应用主要沿着三大主线展开,一是消费性物联网,创新高度活跃,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车联网、健康养老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二是生产性物联网,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物联网,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三是智慧城市物联网,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立体化信息采集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应用集成创新的综合平台。
1、消费物联网应用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物联网不再仅限于对家庭和个人提供消费升级的一些新产品,而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到人们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物联网改变生活的效应。当前物联网在全屋智能、健康可穿戴设备、智能门锁、车载智能终端等消费领域上的应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共享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推动物联网消费类应用产品创新。NB-IoT技术将激发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场景爆发,包括智能锁、智能家电、安防报警、智能穿戴等。未来,硬件技术升级、产业生态搭建,将是消费类物联网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
2、产业智能化升级将驱动物联网应用进一步深化
物联网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物联网,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当前物联网应用正在向工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业务全流程渗透,农业、交通、零售、医疗等行业物联网集成应用试点也在加速开展。物联网与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技术融合,将助推物联网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发展,例如:当前RFID技术应用极大改变了电力、航空、鞋服与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模式,未来超高频RFID技术将推进物联网继续向定位、加密、传感器集成方向发展。
3、新型智慧城市落地实施将带动物联网规模化应用
“数字孪生城市”正在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热点,通过交通、能源、安防、环保等各系统海量的物联网感知终端,可实时全面的感知真实城市的运行状态,构建真实城市的虚拟镜像,支撑城市监测、预测等各类应用,实现城市智能管理和调控。目前国内传感器公司已经与公共设施部门合作,实现如智能井盖、智能管网、远程抄表和智能路灯等的相关应用。5G、蓝牙、UWB等多技术的融合发展,可有效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