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组网完成, 得到普遍、 大规模应用于构建物联网时候,传统的有线宽带将逐步淡出人们眼帘,最终华丽“谢幕”,完成历史使命。
因为用密如蛛丝的有线宽带、进行万物互联,是难以想象和理解为是5G的特色。
5G替代传统有线宽带的过程会有些漫长,但时间不会很遥远。
图片来源于百度
5G 通过微型基站 射频天线、 用超高频电磁波做载体,在空气中无线传输信号。它采用的是802 11十协议,有运行在 5GHz频段 的信号连接、转换技术。
所以 5G技术 能实现让 有源的终端设备,在一个基站所属的信号范围内, 实现D2D直接通信方式,信号连接不必再经过基站或其它转换设备进行切换。
5G时代,多制式融合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
现在由于组网未完成,采取多制式通信融合技术来覆盖2/3/4G的通信技术。根据不同介质、通信技术的不同要求,进行调制解调后的信号还需从电缆、光纤上走,是一种融合的技术举措。
俟组网完成、独立运行后,依赖有线宽带的必须性将大幅降低,直至为零。
图片来源于百度
从国内运营商获得的频谱看:
中国移动是 2.6GHz和4.9GHz; 中国电信、联通分别获得了3.5GHz附近的无线频谱,都已能支持5G无线信号传递功能的要求。
而且,虽然4G现在采用的是 2.6GHz频段,工作可用频段从150MHz一30Ghz, 还须从光纤上进行信号传输, 但目前也开始研发 0·V波段 (40一50GHz)、和Ka波段,可以支持155Mb/s 的数据业务, 为5G 的无线应用提供了“后援”。
图片来源于百度
那5G替代传统的有线宽带后,信号是否稳定?能满足很多用户同时入网的要求吗?
5G采用的波束赋形技术,即:使用很多微型的毫米级天线传感器形成矩形阵列,通过人为干涉、调整其天线基本单元的参数、和各天线信号不同的发射时间,形成定向和集中、更强功率的电磁波束进行信号传输,使接收器获得的信号达到最佳效果。
如在一个局域内有许多终端需同时入网使用 5G信号, 这时5G空口技术 (基站到接收目标之间距离)能使多用户、多热点、多天线、多摄取的协同进网, 充分体现 5G的 系统化、智能化的优点。
图片来源于百家号图库
随着5G时代步伐加快、毫米级的5G天线也会实现入室入户, 在室内使用5G信号不会很遥远。
而各种有线的宽带、将会被5G无线功能所逐步替代, 这是谁都可以看得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