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我国数字产业开局良好 多项关...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正式启动
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三轮驱动之下 医疗大模型开启...
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突破与挑战:脑机接口产业化有...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以人为本,民众获得感”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2993 次

 如今,互联网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生活,已成为一个集各种理念庞大的系统,在智慧城市正快速向我们走来。
  智慧城市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但是如果你想要谈论谁拥有最智能的城市,中国理应位居榜首。 根据德勤的数据,在已经启动或正在建设的1000多个智能城市中,有一半在中国。
  目前,省级以上城市100%、地级市76%、中国县级城市32%,明确表示要建设新型的智慧城市,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覆盖面。
  此外,随着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我们的理解更加成熟。 2019年,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新型智慧城市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管理的灵活性,优良的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关怀。这是毫无疑问的指出新的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城市智能化、完善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开始建设的城市只有少数,大多数城市只是急于建设一个“城市监控平台”来应对这一问题,市民从智慧城市获得的便利可以说是非常小的。
  有很多媒体报道智慧城市的不便,智慧城市推出很多相关的应用程序,但它们不能满足基本的日常操作,如远程抄表、信息查询等,强行绑定你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 各部门的数据不相互关联,无法实现业务协同,造成孤立的信息孤岛等。
  正如中国工程院第一位院士何继善所说,无论投入了多少大笔资金,或应用了多么“一流”的技术,如果公众没有成就感,这个项目就不会成功。
  我们怎样才能让人们提高意识:良好的规划服务链
  智慧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这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关。事实上,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目标模型来指导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数据孤岛等现象。
  顶层设计需要为智慧城市选择合适的建设目标。 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已经逐渐加深,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适当的目标进行建设。 其中,大力促进市民获得意识的服务链是城市建设规划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
  这就需要考虑利益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要把资源集中在选定的可持续服务链的建设上,而不是让特定的服务链建设去追求抽象的共享概念。有必要建立内部激励和改进机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足够的效益,获得资源支持。
  此外,要不断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比较工作和目标,及时调控的实际进度,确保目标的实现。由此看来,顶层的设计应确保建立可测试性的目标,可以调动公众参与和评价,为公民参与反馈的问题和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在良好的智慧城市。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