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行业资讯  
我国数字产业开局良好 多项关...
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正式启动
5G从普惠性连接走向精准化赋能
三轮驱动之下 医疗大模型开启...
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突破与挑战:脑机接口产业化有...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智慧城市下的未来出行遐想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9-11-19   浏览次数:3359 次

1979年,中国还是自行车大国,私家车甚是罕见。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私家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又将经历一场变革。这一变革将由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汽车服务三股力量推动。这不仅仅是交通需求,更是城市需求、社会需求。11月14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在广州召开,旨在迈向未来智能共享出行3.0时代。

自动驾驶下的共享出行让城市受益

2019年,挪威首都奥斯陆当选欧洲绿色首都,这座城市为腾出街道停车空间给城市市民,曾提出“比起禁止行车,不如禁止停车”的口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业学会理事长李骏在讲出这个例子后表示,“这对私家车主来说并不现实,与其禁止停车还不如共享汽车。”

智慧城市下的未来出行遐想

当城市达到每平方公里有超过两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的密度时,会节省40%的城市停车空间。在不影响市民出行的前提下,把城市空间还给人民。

当然,共享出行的方式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市出行效率。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发现,若每平方公里有两个L4级以上级别的智能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该区域可以减少30%的交通拥堵时间。

同时,由于共享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可按需出行,与一直在行驶的出租车相比,避免产生未载客时消耗的人力、物力。研究显示仅3000台L4级汽车就可以替代1.3万台出租车,这将极大的节约社会资源。

2035 未来出行四大架构

“实现车找人,人驾车,车找位。使车能够流动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享工具”李骏说道。若想实现这样的未来出行的模式,交通工具要做出变革。同时,道路,城市都将发生巨变。因此,这种未来出行生态模式需要4个技术领域的支持。一是数据技术,二是通信技术,三是感知技术,四是物理设施技术。这四方面技术架构了未来智能共享出行的核心。

智慧城市下的未来出行遐想

李骏介绍道,中国提出的技术路线是智慧城市(SC)、智能交通(ST)、智能汽车(SV)融合一体化的技术。作为整套未来智能交通的终端,智能汽车(SV)会借助5G网络和V2X信息物理,实现车端和云端信息融合,弥补单车的智能不足。智能交通(ST)将借助于智能交通设施TMC(Traffic Message Channel),充分结合实现对动态交通场景的数字化管控。智慧城市(SC)是支撑智能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的出行数据的实时动态场景。

新模式带来新商机

建立智慧城市,离不开动态交通模型、出行模型、城市地标、导航地图、城市气候数据收集,它们将为真正运行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提供城市生态环境。与智能交通结合的道路、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自动驾驶轨道车辆、共享单车和电动小车、提供充电桩的停车位等等这一切构成完整的未来智能共享出行设施链。

智慧城市下的未来出行遐想

在建立这一系列设施链的同时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悉,到2030年,按需移动出行和多元化数据服务将会带来1.5万亿美元的新市场。提供即时出行、分时租赁的服务商们将大量崛起。同时,类似建筑、IT、工程制造等传统行业也行业将都将被带入这一场变革的浪潮。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126280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浙江宁旅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095380 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2561号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