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服务网络(以下简称BSN)是全世界最大的联盟链基础设施,由中国自主研发并控制入网权的全球性基础网络。
BSN由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导完成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国移动、中国银联、北京红枣科技等企业共同参与,目前已经组网完成并开始试商用测试。
访谈内容
欢迎来到本期智慧城市大家谈,区块链将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像互联网一样,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和商业逻辑,推进人类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将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区块链是一次信息化革命?这种技术到底能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专门采访了红枣科技董事长何亦凡。
1
BSN7个方面优化互联网数据传输
主持人:何总您好,首先请问您为什么说区块链是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
何亦凡: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参考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区块链的数据传递和存储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的一次重大升级,并进一步优化了互联网数据传输方式中的低效率和高成本问题。
在研究和建设BSN期间,就区块链技术是如何优化互联网数据传输的参与各方经过多次讨论,总结出以下七个方面,分别是降低对账成本、减少开发成本、防止数据造假、便于数据获取、取消中间环节、提升容错能力、扩大监管范围。
2
降低对账成本
主持人:您说区块链技术可以从7个方面优化互联网数据传输,首先请问您区块链技术如何降低对账成本?
何亦凡:上图中,左侧的图是目前很多业务中信息化系统的串联结构,业务流各方都有自己独立的系统和独立的数据库,一方把业务数据在己方系统内处理完之后,再传给下一方。串联关系的上下游之间都需要进行单独的接口开发,以便数据可以在不同的系统间传递。右侧是相同的业务流,不同的是变串联结构为联盟链的并联关系。各方都有一个结构完全一致的账本(数据库),账本之间通过共识排序节点进行同步,任何一方的数据进行增加或修改,其他各方的账本会实时进行更新。简单来说,联盟链技术只是将数据的传递和存储方式进行了调整而已。
在几乎所有涉及到金融业务、支付业务、缴费业务和交易业务的信息化系统中,对账是在互联网串联结构下防止数据作假、数据丢失和数据出错的重要手段。图中,在这种串联关系里,业务方3因为不与业务方1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根本无法百分之百保证业务方2的数据真实性。串联关系中的两两对账就成了很关键的数据安全措施。即使有了对账,仍然不能百分之百防范有业务方通过时间差、瞒上欺下等方式进行数据造假。特别是对账流程不严谨的业务流,很多数据作假是永远发现不了的。而同样的业务,变为区块链的并联结构后,任何一方的数据进行了更新,其他所有方立即就能知道,全部所有方的数据完全一致,对账的需求基本不存在。对企业内控、财务和审计熟悉的读者,肯定知道对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如果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全世界的对账成本减少一半,这本身就是一个每年以百亿美金为单位的巨大市场。
3
减少开发成本
主持人:区块链技术又如何减少开发成本?
何亦凡:刚刚我们提到,串联关系下的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数据结构,因此,当进行数据传递时,系统与系统之间必须进行接口开发。由于各自系统的独特性,这种接口开发基本上只能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无法复用。而在区块链的并联结构下,业务各方使用统一数据库结构(共享账本),数据库之间通过区块链内部机制进行实时更新,系统之间不需要任何接口开发。而将业务数据写入共享账本本身就是业务系统内部数据处理机制,避免接口开发和维护的麻烦,且没有增加额外成本。如果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全世界的接口开发和维护成本减少一半,这又是一个每年以百亿美金为单位计算的巨大市场。
4
防止数据造假
主持人:防止数据造假这方面该如何理解?
何亦凡:串联关系下的各业务系统之间即使有再严格的对账机制,但互相之间完全看不到对方的数据库,更别说隔了几个系统的业务方,因此,在这种串联关系下,数据造假根本无法杜绝。而区块链的实时同步机制,让业务流中的任何一方随时都知道其他所有方的数据变化。避免了串联结构下通过瞒上欺下而产生的漏洞。区块链的并联结构下,直接杜绝了业务任何一方的数据造假。对于区块链使用方来说,除了对账以外,基本可以节省其他防止业务方进行造假的手段和成本。
5
便于数据获取
主持人:又是如何便于数据获取呢?
何亦凡:互联网的串联结构下,数据是从一个业务系统到另一个业务系统逐步传递的。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任何原因,业务方2不给业务3传递数据,那么业务方3和业务方4的业务就要发生停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拿到业务方1传出的数据。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业务数据获取完全依赖上游的主动性和意愿性,否则,可能完全接触不到数据。而区块链的并联关系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业务任一方的数据发生更新,其他各方均实时得到,不需要等任何一方来进行传递。这将大大提高各方获取业务数据的效率。而这种数据效率的提升,在很多行业是至关重要的。
6
取消中间环节
主持人: 如何取消中间环节?
何亦凡:任何一个商业业务流程中,有很多参与方并不进行业务处理,而是仅对业务信息或数据进行传递,这也被称为中间环节或者中间商。在串联结构中,很多情况下,因为地理、专线、销售人员不足等原因,业务中必须要有中间环节。而通过区块链的并联关系,跨区域的数据获取和数据传递效率大大提高,很多中间环节可以省去。为核心业务方增加更多盈利空间。省去中间环节并不是坏事,在过去二十年中,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使无数的中间环节消失。
7
提升容错能力
主持人:如何提升容错能力?
何亦凡:串联结构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任何一个系统不能宕机或断线,否则整个流程完全中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热备和冷备,以及一系列的容错机制和设备。这大大增加了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维护的成本。而在区块链的并联关系下,任何一个系统宕机或断线,完全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数据的处理。宕机的系统恢复后,缺失的数据会自动同步,不产生任何不良后果。因此,将很多传统信息化系统进行区块链改造后,将极大降低容错设备和机制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8
扩大监管范围
主持人:最后一个,如何扩大监管范围?
何亦凡:在互联网的串联结构下,任何监管只能在整个线条的某个或某几个点上进行,无法对整个线条上的所有数据进行监管。很多违法行为只要避开监管点就能够为所欲为,这是线性数据传递模式下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在区块链的并联结构下,监管机制可以作为一个节点,随时了解所有业务方的数据变化,对整个业务流进行全面监管。在政治局将区块链定为国策的前一周,国务院发文要推进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加强各领域的监管机制,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以上联盟链的任何一个好处真正利用起来,都会对信息化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如果以上7项作用真正综合起来,未来对全球、全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新的信息化革命。
内容拓展
【BSN商用测试体验】
目前,区块链还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链成本太高。而对很多业务方来说,在目前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对高成本的新技术是没有需求的。因此,降低区块链的成本,特别是入门成本,是当前区块链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对比互联网的发展,在1995年的时候,建设一个网站也是成本巨大,特别是在早期的局域网环境中。而互联网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的出现,让数据在全球传递的成本逐年下降。到了1999年,在国内基本花费几千元就能够建立一个网站。如果到了2000年,在中国建个简单网站还需要百万人民币,估计马云和马化腾的创业也不会成功。一个新技术只有将入门成本降到无限接近于零,技术本身才能蓬勃发展,基于这个技术的创新才能够在全社会开展。
整个BSN是公共城市节点和排序集群服务组成,每个城市节点建立一个或多个公共城市节点,所有节点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物理城市节点遍布全国的BSN。这意味着,区块链系统的搭建,由BSN为大家提供,因此区块链系统的学习和搭建完全不需要用户来投入额外的成本(只需要用户出资源的使用费用)。服务网络提供了智能网关来方便用户的业务系统和BSN进行交互,下图比较清晰的展示了BSN和业务系统进行交互的示意:
用户只需要专注业务系统的开发,通过和节点网关来和BSN进行交互,因此开发者可以将区块链部分完全交由服务网络来完成,这样的话,针对于普通开发者,对于区块链知识的要求基本降到了最低,可以说区块链系统是一个黑箱,开发者只需要会调用相关的接口即可。真正的实现了区块链系统的无感使用。
目前BSN提供应用服务和应用产品两种发布形式,应用服务是指在区块链网络中部署并运行的区块链应用,应用公开发布之后,会在应用商店中进行展示,使用者可以申请加入应用,应用发布者批准之后,使用者可以使用相应的功能;应用产品指的是发布者只将自己的产品在服务网络中展示,并不实际部署到BSN中,使用者如需使用该产品,可以与产品发布者取得联系,达成协议后,由购买方在BSN上发布该应用服务。
通过开发实例,用户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与BSN上的应用进行交互的方法,可以将开发人员的精力投入到业务逻辑的设计实现中来,大大的缩减了区块链系统的开发运维成本,而且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城市节点的资源,也会是一个比较便宜的价格。因此对于想要试水区块链的企业或者个人来说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平台。整体来说的话,BSN的出现,还是比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区块链技术的使用门槛的。
内容拓展
【区块链知识分享】
说明一下区块链技术的分类,以及区块链与虚拟货币的关系。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区块链技术主要分为两类:公有链(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和许可链(Permissioned Blockchain)。公有链主要用于虚拟货币(Cryptocurrencies),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基本没有非虚拟货币的广泛使用的公有链应用。公有链的特点就是常说的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等。但因为公有链和虚拟货币不符合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原则上在中国无法合法落地和运营。
本次将区块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完全针对的是许可链,以及许可链下包括的联盟链和私有链技术。许可链主要适用于企业级、工业级和行业级各类应用。本次国家政策出台后,比特币大涨,币圈也跟着瞎起哄,但实际上,国家区块链战略跟虚拟币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甚至从专业角度看来,对中国的币圈是一次重大利空。因为社会和民众会逐渐理解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不会再混淆区块链和虚拟币之间的关系。
许可链,特别是适用于多方协作和共识的联盟链技术,与公有链的机制区别很大。联盟链不是去中心化的,而是很中心化或称为多中心化的系统,也做不到完全匿名和透明。任何说到区块链就提去中心化的,基本上是还没有搞清楚联盟链和公有链的区别。那么,联盟链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联盟链是通过加密技术和点对点传输方式,在多个业务方之间建立共享账本(共享数据库)机制,让数据的处理成本大幅降低和传输效率大幅提高。
【智慧城市发展联盟介绍】
智慧城市发展联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14年4月19日对外宣布成立,秘书处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盟旨在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八部委《关于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向社会传递智慧城市发展导向信息,推动城市治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创新。重点推动智慧城市样板建设,引领中国城市向智慧、绿色、低碳、方便的目标发展,负责推动中国绿色智慧城市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