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智博会!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吗?点击更换一张
智能经济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  
行业资讯  
努力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
数字经济将向何处去
为数字经济夯实人才支撑
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护航数字经...
新质生产力发展有了路线图
数字经济:浪潮之下的“破”与...
预先注册智博会4大理由,1:获取现场参观绿色通道服务;2:电子邮件定期传送商迅,展品信息等;3:免费获得智博会刊1本(数量有限)
行业资讯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

来源:智博会   作者:   更新时间:2018-04-18   浏览次数:3981 次

月12日,“数字经济推进方阵成立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年)》发布大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会议现场。张松延/摄

4月1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步入黄金期: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拉动就业作用显著,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人,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22.1%;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取得跨越式进步。

发布会上,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就数字经济的外延内涵、研究测算方法、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解读,得到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地方政府部门、国际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的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

数字经济增速显著跑赢GDP

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创新增长蓝图的一项重要议题。白皮书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信息通信产业部分,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以网络化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意义重大,机遇难得。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经测算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最新发布的数字表明,互联网行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基础电信业,占信息通信服务业比重由2010年的21%提升至2017年的52.6%,成为信息通信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为2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融合部分占数字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49%提升至2017年的77.4%,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7%提升至2017年的25.4%,融合部分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79.2%。

数字经济测算方法演进方向趋近

衡量数字经济的研究是否成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数字经济规模的定量测算是否达成共识。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贡献度的研究由来已久。美国麦肯锡公司提出iGDP,统计加总了创造、使用互联网网络和服务的个人消费、公共支出、私人投资和贸易差额。研究表明,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GDP占GDP比重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波士顿咨询则提出e-GDP概念,统计范围比麦肯锡的大,评估所有与ICT设备创造生产、服务提供和应用相关联的活动,包括个人ICT消费支出、企业和个人ICT投资支出、政府ICT支出、ICT设备出口净值以及C2C消费支出。研究表明,2015年中国e-GDP规模为1.4万亿美元,占GDP比重的13%。埃森哲不仅测算了“直接贡献”,即ICT硬件、软件等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还测算了“间接贡献”,即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据鲁春丛介绍,中国信通院采用生产法测算数字经济规模,将数字经济分成信息通信产业的直接贡献,即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还有信息通信产业的间接贡献,即信息产业应用到传统产业上导致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信息通信产业部分采用统计核算方法,即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服务业、软件业的增加值之和。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则采用了“基于投入产出关联的核算方法”进行测算,其基本原理是经济产出是经济投入的结果。即通过投入产出表中各行业ICT产品和服务的投入与行业产出的对应关系,测算了我国42个行业技术应用对行业产出的带动,相比于埃森哲的13个行业多出了29个。

目前,有关中国数字经济体量的测算,中国信通院的结果和埃森哲相近,比麦肯锡和波士顿的结果要大。专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是取样数据的全面性问题,麦肯锡只测算了数字经济中互联网GDP的规模,没有测算融合部分的规模。波士顿测算了ICT直接贡献的规模,融合部分只考虑了电子商务中C2C的交易额,对于规模庞大的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融合类数字产品和服务,没有纳入其中。

中国信通院从2013年开展数字经济研究,先后发布了多本有关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定量研究的白皮书,在数字经济的研究测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同。这也使得麦肯锡等机构开始转变研究重点,从宏观研究、定量分析转向更加注重数字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数字中国等新政带来多重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逐渐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2017年12月,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这给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三大机遇。

一是政策红利释放的机遇。近些年来,网络提速降费、大数据、“互联网 ”人工智能、分享经济、工业互联网、信息消费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正在推进实施,各地对数字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产业转型的机遇。摩尔定律与超越摩尔定律使产业保持强大的创新动力。以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引发软硬件等核心技术体系升级,深刻调整产业格局。

三是经济转型的机遇。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网络连接、平台支撑、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能增值成为主要特征,为数字经济发展开辟巨大空间。数字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经济带动国内1.71亿人就业

数字经济就业是今年报告新增的内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表明,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人,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达到22.1%,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通信产业部分就业人数2017年达到1175万人,同比增长11.0%,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就业人数达到1.6亿人,同比增长13.1%,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数字经济带动的就业包括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部分,直接贡献部分是信息通信产业带动的就业,间接贡献部分是数字经济融合应用带动的就业。信息通信产业带动的就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从业人数,采用的是统计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统计数据。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带动就业是传统行业中从事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参照联合国、OECD、IMF、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关于估算就业的“规模-劳产率”通用计算方法,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带动就业人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规模(增加值口径)与相关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例。

数字经济拉动就业作用显著。2012年,数字经济新增就业人数为215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17.0%。2016年,数字经济新增就业人数为467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35.9%。2017年,数字经济新增就业人数为552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的40.9%。

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2017年约有1619万人从事第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占第一产业总就业人数的7.8%。从事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数为5054万人,占第二产业总就业人数的22.4%。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吸纳的劳动力约为12016万人,占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34.3%,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吸纳就业的主动力。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四大瓶颈

白皮书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总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仍面临一些制约瓶颈。

一是数字化基础薄弱。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广大中小企业仍处于2.0阶段。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标准众多、互通性差,高端工业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关键工业软件等基本被国外垄断。全球工业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标准协议全部由少数国外企业掌握,95%以上的工业以太网网络设备市场由国外垄断。工业控制领域95%以上的高端PLC市场、50%以上的高端DCS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外企业CAD、CAE、PLM等高端工业软件占据了国内航天、航空、汽车等行业90%的市场。

二是平台支撑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枢纽、资源配置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2015年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超过150个。国际巨头在工业技术、产品、经验和数据等基础上,打造“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先进平台”的立体新优势。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平台商业成熟度存在一定差距,龙头企业缺乏,核心能力薄弱,生态相对滞后。

三是安全隐患突出。线上线下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从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物理世界蔓延扩散。公共互联网病毒、木马、高级持续性攻击等网络威胁向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传导渗透,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引发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此外,生产装备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并将大量接入工业互联网,会带来新型安全风险,这些设备不仅是网络攻击的对象,一旦被控制,会成为攻击源发动网络攻击,破坏力将被指数级放大。2016年美国发生大规模断网事件,就是黑客利用僵尸网络控制了大量摄像头、打印机等联网设备发动网络攻击。

四是环境有待优化。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给传统政府监管模式带来新挑战。不规范经营问题凸显。平台经济开创了“人人即商家、人人即媒体”的新时代,由于准入门槛低,经营者良莠不齐,网络售假等不规范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侵犯消费者权益。数据保护风险加大。互联网平台汇聚海量用户数据,数据价值不断提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风险不断增大,各类恶性事件频发。

分享到:
咨询及招商热线:0574-87052113   
Copyright © 2011 www.cnsc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博会  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2036104号    访问人数: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09:00-17:00
周一至周五